推广 热搜: 苗木  银杏  种子  九里  紫叶稠李  法桐  营养钵  桂花  樱花  红叶李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研究

   日期:2014-12-31     浏览:763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研究

1.1  背景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宝库与成村环境,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自然地带。目前,全世界的湿地已超过5亿公顷。湿地除了为人类提供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水资源外,还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功能。对于湿地的环境生态功能,最为形象的说法是称湿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是多样生物的储存库并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环境等作用。湿地系统是水体系统和陆地系统的过渡,也是大气系统、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的界面,它兼有水陆两类生态系统的特征,但又与水陆两类生态系统有着本质差异。

尽管湿地如此重要,然而,人们对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这种破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开发不断加快,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不断的扩张,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境的丧失。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破坏式的经济发展,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效益也严重下降。由于湿地被破坏的形式如此严重,因此,关于湿地尤其是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与热点研究领域。如何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寻找一个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的平衡点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理想的土地利用模式。可见把湿地开发成湿地公园,技能达到合理保护的目的,又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游憩活动场所。

1.2  基本概念

1.2.1 湿地的定义

由于研究的目的、观察的角度以及应用对象的不同,世界各国给湿地所下的定义多达50多种,根据这些定义的不同性质,大致可将其划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大类。

1)狭义的湿地定义

狭义的湿地定义强调湿地生物、土壤和水文的彼此作用,强调三大因子的同时存在,即湿地或水生植被、水成土壤以及季节或常年淹水。那些枯水期水深超过2m,水下或水面已无植物生长的水面和大型江河的主河道则不算做湿地。这种定义符合湿地处于水陆过渡带的特殊地位,反映了湿地生境多种多样的典型特征。

2)广义的湿地定义

广义的定义,即湿地“系指天然或人草、永久或暂时的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有人认为从管理角度上说广义的定义有许多优点。湿地保护界强调湿地的广义定义,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湿地管理者划定管理边界,开展管理工作。土地规划的基本单元是集水区或整个河流盆地。上游的任何干扰都会对下游产生影响,流域都是水流从上到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广义的定义有利于建立流域联系,以阻止或控制流域的不同地段人为的破坏湿地。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陆地可以看做是湿地镶嵌的背景基质,沼泽、湖泊、稻田等是这一背景中的一个个富水的斑块,溪流、江河、渠系等则是联系这些斑块之间水力联系的廊道。水的循环是湿地与背景基质、大气、海洋之间物质交换的基本方式,它把湿地这一遍布全球的特殊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任何一处的湿地发生退化和丧失,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的湿地状况。

1.2.2  城市湿地的定义

1)定义

城市湿地作为科学名词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这对城市湿地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鉴于此,一些专家给出了一个简明定义:分布于城市(镇)地域内的各类湿地成为城市湿地。

2)城市湿地的功能

城市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境基础,可进一步归纳为一下八个方面。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改善城市环境

③调洪蓄水

④补充地下水

⑤休闲娱乐

⑥美学价值

⑦科研教育基地

⑧经济效益

1.2.3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1)从“城市湿地”角度定义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是指城市中的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应该也是城市中的湿地公园。根据《城乡规划法》及《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08-98)中对城市用地规划建设范围的理解,城市湿地公园应丹位于城市规划区内。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公园。

2)从“纳入城市绿的系统规划范围”角度定义城市湿地公园

2005年2月城建部城建司颁布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对城市湿地公园下了定义: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集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申请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需要四个必备条件:(1)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的;(2)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3)占地500亩以上能够作为公园的;(4)具有天然湿地类型的,或具有一定得影响及代表性的。

2005年6月建设部城建司又颁布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导则中有关于湿地公园的定义: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

1.2.4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城市湿地公园的科学分类是城市湿地研究的基础,掌握湿地的类型有利于管理部门的合理决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规划设计理念,有利于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措施,总之,有利于后续保护、建设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城市湿地公园有着不同的类型。

1)按城市与湿地关系划分

⑴ 城中型   即湿地公园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湿地公园的生态属性一般相对较弱,湿地公园的社会属性(休闲、娱乐)相对较强。

⑵ 近郊型   即湿地公园位于城市近郊,湿地公园的生态属性明显增强,湿地公园的社会属性有所减弱。

⑶ 远郊型   远郊型湿地公园位于城市的远郊,湿地公园生态属性一般强于湿地公园的社会属性。

除与城市间的距离作文分类根据外,实际上,城市在湿地水流方向的不同位置对湿地公园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湿地公园位于城市的下游方向,可称之为下水型,城市污水必然顺流而下,那么城市湿地公园必须把污水净化及其综合利用作为主要功能。如果湿地位于城市的上游方向,可称之为上水型,湿地则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和影响城市小气候的风水宝地,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自然侧重于水源保护、休闲娱乐。

2) 按湿地公园资源状况划分

⑴ 海滩型   海滩型城市湿地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低于6m,包括海湾和海峡。

⑵ 海滨型   海滨型城市湿地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季节性、间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瀑布。也包括人工运河、灌渠。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⑶ 湖沼型   利用大片湖沼湿地建设的城市湿地公园。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漫滩湖泊、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及其浅滩;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包括灌丛沼泽、灌丛为主无泥炭积累的淡水沼泽;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淡水森林沼泽、季节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泥炭森林沼泽;淡水泉及绿洲、温泉、地下溶洞水系。

3) 按城市湿地成因划分

⑴ 天然型   天然湿地公园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一般规模较大的湿地个那个圆都属于天然型。

⑵ 人工型   人工湿地公园是指利用人工湿地或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

人工湖类型还可以细分出下列情况:

水库型   人工水库特色明显,是城市里面积较大的湿地,成型较早,因此能看到最丰富多样的湿地植物。

水电坝   人工湖建立后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湿地公园。

4) 按生产生活用途划分

⑴ 养殖型   部分湿地区域用于渔业养殖,含有鱼塘和虾塘的城区或郊区湿地公园。

⑵ 种植型   湿地的部分区域用于农业种植及灌溉,含有稻田、水渠、沟渠的灌溉田和灌溉渠道湿地公园。

⑶ 盐碱型   湿地公园主要是盐碱次生湿地,包括城市及郊区的盐池、蒸发池、季节性洪泛地等。

⑷ 废弃地型   主要是工矿开采过程中遗留的废弃地所形成的湿地。包括采石坑、取土坑、采矿池,经人工修复后形成的城市湿地公园。特色是比起采用混凝土护坡,或铺设人工草坪的公园水体,建筑工地上保留的巨大水坑,天然形成,可能更符合湿地湿地自然调节的特性,能够帮助净化、降解周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5) 按保护状态划分

⑴ 城市保留型   城市建设过程中自然保留的湿地部分,因受破坏及污染较小保留其野生湿地特色,在此基础上激励湿地公园,一方面具有野生自然特色,另一方面具有城市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⑵ 自然野生型   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原始性较强,充分保留自然特色,让久居城镇的人们欣赏自然地田园风光。 

 6)  按游憩内容划分

⑴ 展示型   具有湿地外貌,但自然演替的功能不完备,人们用生态学的手法和技术手段向游人进行展示,只是想通过此类湿地向城市居民演示完整的湿地工能。具有教育、不及宣传的作用。

⑵ 仿生型   模仿湿地自然地的原始形态并加以归纳、提炼的人工湿地公园,具有一定自然演替的功能,具有湿地外貌,有一定湿地功能。

⑶ 自然型   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湿地公园,多属于生态保护型湿地,可供城市居民参观、游憩,湿地功能完备,反映自然湿地的特性,具有自然演替的功能。

⑷ 恢复型   原本是湿地场所,由于建设造成湿地性质消失,后又人工恢复,具有湿地外貌,有一定湿地功能。

⑸ 污水净化型   用于污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湿地外貌,有一定湿地功能。

⑹ 环保休闲型   此类城市湿地公园一方面利用湿地处理城市污染,另一方面提供休闲娱乐功能。

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城市湿地公园由于位置、资源、成因、用途、保护状态、游憩内容可划分为很多类型。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针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自然保护类、水源保护类、城市休闲类、废污回用类四种类型。

1) 自然保护类

利用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区并以此为核心,经过设施完善发展而成的城市湿地公园。原始成分较多,充分保留了自然特色,以保护资源资源环境为主要目的,以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为特点,适当添置科研科普、游览休憩设施。

2) 水体维护类

利用各类原有自然或人工水体经过改扩建而成的城市湿地公园。原有自然或人工水体是这类公园的基础,保护水体水源是其主要目的。

3) 城市休闲类

在已有水景公园的基础上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并不是原始形态,仅处于展示的次要位置;主要目的是对原来的区域进行改造、利用,并充分绿化建立休闲型城市湿地公园。

4) 废污回用型

利用工矿废弃塌陷地及积存的水体经修复改造而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主要为废弃塌陷地生态修复、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第2章 国内外发展概况

2.1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稀有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护以及开发利用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恢复,把城市湿地空间研究,即水域空间规划和滨水景观恢复,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局限在一条河流、一片湖泊的治理,而是从生态角度出发,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统一规划设计,恢复这些自然因素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水域的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类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同时,为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的独特性、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的亲水天性,发达国家在住区水环境规划时,往往引人可回收利用的水资源、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灌溉绿地、防汛防灾等对水质的不同需求,使住区的水环境形成经济、生态、安全的良性循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社区。

2.1.1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

1) 德国的城市河流湿地“重新自然化”

    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瑞士、英国等,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重视对城市河流湿地的保护。他们将部分已经被破坏的城市河流湿地逐渐地进行回归自然的修复,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 、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和谐共存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并大力地建设城市生态河堤,还河流以自然空间,构筑近水、亲水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等。这些国家在河流环境综合整治中,广泛的采用了“多自然型河流”的建设方法。这种方法是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生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形态,即把自然河流的状况作为样本,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丰富自然地水边环境,恢复城市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其核心是尽力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在德国进行了关于自然地保护与创造的尝试,并被称之为“重新自然化”。不久,这一做法便波及到了周边诸国,如瑞士、奥地利等。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地区规划和河流规划的各个领域中贯彻了这一理念,并扎扎实实地形成生态型的环境做出了努力。从1970年起,在德国的全国范围内开始拆除了被混凝土渠道化了的河道,将河流恢复到接近自然地状态。对原来的垃圾处理厂和采石场等,通过对自然生态的恢复,使这些原来令人烦恼的设施变成了自然恢复用地。一时间,“重新自然化”风靡了全德国。在相邻的瑞士,于1983年颁布的河流保护法规也明确规定河流整治的各种方法,都应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需要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时,对生态学和景观方面存有缺陷的河流部分必须同时努力予以改善。例如,增加植被、或者在水流中抛石、为鱼类营造藏身之处等。

2) 英国城市湿地与人类社会属性的结合

   英国伦敦的湿地中心有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池塘和错落有致的制备组成生态组群,其间设有若干步行小径贯穿全区,使各湿地间既开放又独立,以确立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界限,成为未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

    英国伦敦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有以下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为多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限度的饲养、栖息和繁衍的机会;二是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湿地的知识。从自然属性来讲,湿地公园的灵魂是“水”。水是流动的,贯穿于整个公园。然而因为各种生物饲养和繁殖有不同的需要,每个区域中水位高低和涨落频率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一个水域都需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技术上最大的难点。从社会属性上说,这个公园不得不考虑“人”的因素。人流也是活动着的,散布于整个公园。但如何让这两者之间和谐共处,则是设计中最大的难点。经过广泛的调查之后,伦敦湿地公园的详细设计图在1995年获得通过。为了实现以上这两个目的,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两方面作出了精心的处理。

 3) 日本城市湿地的自然型建设与人工湿地修复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认识到“生态体系保护、恢复和创造”以及“净化环境”的重要性,特别在水环境领域,对于城市河流整治引进了一些新的理念,即“考虑河流固有的诗意生物生育的良好环境,同时,要保护和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在日本建设省河川局关于“推进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法规中规定:尊重自然所具有的多样性,保障和创造出满足自然条件的良好的水循环,水和绿形成网络,避免生态体系的相互孤立存在。这些规定不单纯考虑自然地保护,而是“积极地推进旨在不断恢复自然的水边环境建设”。在河流整治时,利用自然石料和水生植物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河岸的高水位淹没处增加绿化,保障鱼和动物的生息环境,在确保河流的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并实现与充满魅力的城市景观的和谐共生。

    另外,日本在对一些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时,往往在河道的两侧增加大量湿地作为蓄洪区,有时将河道“裁弯取直”所得的土地作为蓄洪区。但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特备昂贵,这些地区作为蓄洪区的部分往往都进行多功能的开发,即平时可以兼做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停车场、亲水型的休闲广场和驾驶员培训学校等。这样,也可以解决工程建设的融资渠道问题。

    在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日本创造和发明了许多国际知名的水体净化方法,有化学的、微生物的、水生生物的、水动力的等等。方法虽然有用,但遇到了屡治屡污、边治边污等为题,一直到应用了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后,才使治理的效果得以巩固和持久,如著名的琵琶湖、霞浦湖等的生态治理。湖滨大面积的不同功效的人工湿地有效地阻断了绵远污染物向湖泊水面迁移。

    日本政府注重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钏路湿地公园于1980年列入日本第一个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仅2年政府投资几十亿日元进行湿地调查、修复、公园建设及生态保护。还有日本北海道的雾多布湿地中心、日本东京湾的野鸟湿地公园及琵琶湖水禽湿地中心,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城市湿地恢复与重建研究。日本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视,建立了许多诸如生态基金、湿地保护基金等,将筹集到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中。                     

4)  美国城市湿地的生态恢复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大规模发展告诉公路和农垦使其丧失了许多自然湿地。根据自然保护者的建议,美国在80年代制定了保护自然湿地的一系列法规,被科学家认定的重要湿地,即便是不改变其湿地基本属性的利用也被禁止。与此同时,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也发现了湿地具有有效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缓解面源污染、净化水质等环境功能。当湿地保护地法规限制了自然湿地直接用以治理环境污染时,大量的人工湿地被营造出来一满足人类这方面的需求。近15年中,美国甚至动用工程兵、先后营造了500万英亩的人工湿地。这些人工湿地不仅有效解决了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还有力的阻止了自然湿地的丧失,1988年重建的美国圣保罗市的安姆斯湖上湿地公园,将不远的Phalen湖区与密西西比河连接起来,恢复了野生动物的生物走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片无需远足就可领略大自然的胜地,是城市中营造人工湿地的一个成功例子。

    在美国环保署2000年颁布的《水生生物资源生态恢复指导性原则》中指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是这样的自然系统,即能适应外部的影响与变化,能自我调节和持续发展其主要生态系统的进程,诸如营养物循环、迁移、水位、流态,以及泥沙冲刷和沉淀的动态变化等完全是自然变化的范围内进行的。在同一区域内,其植物与动统一的自然共性与多样性是生物学方面的最好例证。结构上,如河道尺寸的动力稳定之类的自然特征也是如此。为使生态修复能加速实现生态完整性的目标,在流域范围内,采取有利于自然进程和自然共性的计划方案,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仍能保持原有生态系统                                              

5)  马来西亚营建城市湿地休闲景观 

    马来西亚巴特拉再也(Putrajaya)湿地公园建于1997年,园区占地面积650公顷,由自然保护中心和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沿Sungai Chuauh河建造一系列具有较小落差的坝而形成的池塘,自然流水和城市污水经湿地净化后汇集形成的不特拉再也湖。湖与周边丘陵森林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防洪、净化水体以及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综合体系。到过吉隆坡的游客大多参观过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官邸及其周边的景区,可能不少人会注意到那里巧妙地利用人工湿地来净化整个景区的水源。上世纪90年代设计营造的这个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是湿地研究者常常提到的湿地利用佳例。在马来西亚,还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区建设中以营造湿地代替绿化使房地产增值,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2.1.2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趋势

    在欧洲国家和美国,公园、湿地、林地和其他绿地共同构成大尺度的绿的系统,并对公众开放,湿地公园也部分城市与非城市。因此,只有湿地公园概念,而没有城市湿地公园的提法。湿地公园的建设受到政府与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政府鼓励市民参与对湿地公园选址、功能定位、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筹措、管理方式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咨询。

      湿地公园的建设规模与内容因地制宜。湿地公园的功能和建设内容向综合性、多功能方向发展。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教育、培训、旅游以及地产开发成为公园的建设目标。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以湿地景观为平台的特色旅游。
    湿地公园的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政府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条件,吸引社会和企业参与湿地公园的建设,企业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升了公司形象,直接与间接的收益也促进了公司主导产业的发展。

    国际上就城市湿地开展的局部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河湖水系或沼泽都是城市布局的重要内容和认真研究的对象,如古罗马城地下排水系统与河道组合关系。特别是在一些“滨河城市”,城市建设与防洪系统建设都是并行的。

    随着人类对城市问题认识的深入,对城市湿地的水质检测、资源保护、以及湿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把城市湿地作为整体全面研究还是近十几年才提出的新理念。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世界上湿地研究较先进的国家,在城市湿地研究方面也走在前列。劳让·伊·杰克逊(Laura E.Jackson)和琼·基·伊伦费尔达(Joan G.Ehrenfeld)等人意识到了湿地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城市是人类高度集中地区域,要想在城市中建立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湿地是必不可少的规划基础内容之一。各种关于城市湿地保护、恢复、重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组织相继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建造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方面,成就更为突出。

    总的看来,国际上对城市的湿地的研究已相当的活跃,但在广度上尚未形成综合性很强的成果,在深度上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在讨论之中。

2.2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国内的城市湿地公园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方面还十分薄弱。一方面因为与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小,资金雄厚的国情不同,中国人口密度大,发展迅速,对土地及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外国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借鉴;另一方面,国内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湿地的作用,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2.2.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等现实国情的制约,一度忽视“湿地”的保护,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查阅《辞海》1989年的版本中并无“湿地”这一词条;89版的《辞海》中关于沼泽(今天所称的湿地的一部分)的解释是这样的:“······水分长期饱和,通气不良。为防止沼泽化的发展,必须进行排水。”由此可见人们对其认识中负面的成分居多,这可从一个侧面看出当时国内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研究与国外的巨大差距,也可以想象湿地在当时的命运。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领域,全国只有少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机构依据最近颁布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完成了一些规划和设计,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可行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000年有国家林业局牵头,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务院17个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公布实施。这是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大举措。新启动的计划,将用5年时间遏制有人类活动导致的天然湿地下降的趋势,初步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管理秩序,开展湿地恢复的试验性工作。从2006年至2020年,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提高对国家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是我国的天然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

2.2.2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

目前,建设部已经批准了三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4年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绍兴市镜湖湿地公园、东营市明月湖湿地公园、东平县稻屯洼湿地公园、常德市西洞庭湖平珊瑚湿地公园、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等9处湿地公园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7年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滨湿地公园、浙江省临海市三江湿地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宝湖湿地公园、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湿地公园、黑龙江省讷河市雨婷湿地公园、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拒马源湿地公园、山东省临沂市滨河湿地公园、山东省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上东升安丘市大汶河湿地公园、山东省沾化县徒骇河湿地公园、安徽省淮南市十涧湖湿地公园、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湖湿地公园12处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除了建设部批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外,国家林业局已批准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银川湿地公园、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等多处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其他已建成或在建的省级城市湿地公园更是举不胜举。

第3章   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模式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调研,发现在其营建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有:

1)  资源保护策略不周

湿地资源是城市湿地公园的根基和命脉,资源保护首当其冲。有很多城市湿地公园对资源保护重视不够;湿地区域面积过小,保护区所占比重不足;或对资源保护重点的设置有偏差;对保护对象欠缺深入了解,分区布局不合理,这些都会影响湿地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另外,缺乏对湿地公园中的生物和水力复杂性的理解,缺乏对技术的综合应用,这样有害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深化以及公园各部分的有效整合。还有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措施不到位,机构不全、人员少、资金不足、设备简陋,致使湿地公园多受病虫害影响,成为蚊蝇等孳生的场所。

2)  规划设计不当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是一项全新的课题。由于湿地景观受季节影响较大,有些湿地公园在营建时对季节景观变换考虑不多,使公园只能在部分季节发挥功能,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有些湿地公园的选址不恰当,设计技术指标不合理,缺乏研究盲目建设,受人员、交通、设施影响很大。还有的湿地景观特征研究不够,把湿地公园当作普通的水景公园对待,工程措施简单、设施缺乏特色。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城市湿地功能的发挥以及公园娱乐性质的体现。

每个城市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资源品质、交通状况等差异很大。但是,经过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可以将城市湿地公园简化为保护区模式、水体维护模式、休闲公园模式和污水回用模式四种;这四种营建模式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四个类型基本吻合。

3.1  保护区模式

指以各类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以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为主旨,以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为特点,辅以少量的科研、旅游及休闲功能,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我们亦可以称之为生态模式。

该模式一般分类为:远郊型、湖沼型、天然型和自然野生湿地。在其功能分区中应划分出保护区和缓冲区及活动区段,保护区内基本杜绝人的活动,是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游人只可通过隐秘的观鸟棚等进行观察、欣赏活动;活动区可设置观察、科研、参与、教育、采集标本等活动内容;缓冲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地段。

代表:香港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上海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

3.2  水体维护模式

利用城市所辖区域内原有的湖区、水塘、水库、河流等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主要目的是对水体、水源进行保护管理,并以水体中心或水体界面作为景观兴奋点,岸边建立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湿地公园度假、休闲、游览及娱乐活动。我们亦可称之为水体借用模式。

代表: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园区;厦门马銮湾湿地公园;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东营广利河湿地生态公园。

3.3  休闲公园模式
    在已有湿地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并不是原始形态,湿地保护处于次要位置;主要目的是对原来的湿地区域进行改造、利用,并充分绿化,建立休闲型城市湿地公园。我们称之为休闲公园模式。

主要功能分区则以休闲、观赏活动为主。一般可不设保护区和缓冲区,可将这两项活动内容结合在活动及观赏区之中,创造独特的师弟观赏景观。

如东京葛西临海公园的鸟类园湿地是利用原有低洼湿地简称,保留及恢复原有自然风貌,种植大量茂盛的湿地植物,成为鸟类的天然栖息地。同时,建设了鸟类观测中心,内有演讲厅、信息角、录像厅等,向市民传播有关鸟类的知识;另设有观察鸟的小鹏屋,不惊动鸟的窥视窗等,成为人类与鸟类和谐共生的休闲

场所。

代表:南京玄武湖景区;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泰安天平湖公园。

3.4  废污回用模式

利用工矿废弃塌陷地积水而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主要为修复废弃塌陷地的生态、促进生物多样性、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利用城市下游原有湿地或在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建立的人工湿地二次净化污水,主要以湿地植物配置设计以及整体功能考虑城市湿地公园的设施建设。我们可以称之为减污模式。

代表:成都活水公园;徐州九里湖湿地公园。

第4章 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方法

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主要是利用城市中的湿地区域及资源结合城市公园功能,完成湿地与城市公园功能的协调。在这个整体里,掌握好营建原则,控制好一些关键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对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潜在作用。

4.1  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原则

1)  适用性和多用性原则

湿地设计应强调适用性,亦即要体现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如洪水控制、废水处理、污染控制、野生生物的改进、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土壤替代、研究和教育等。多用性则主要注重系统构建时的多目标。设计系统是为了功能的发挥,而不是形式,因而在营建湿地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最初引进的动植物目标未能如期完成,但整个湿地功能最初的目标是完整的,湿地演替也就没有失败。因此应给系统一定的时间,使野生生物获得合理调整并适应新的湿地化境,同时有利于营养物的保持。

2) 综合性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设计到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这就要求一方面设计系统应是花费最小的系统,即由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水流组成的湿地系统应按照自我保持和自我设计来发展;另一方面,设计系统应利用自然能量,包括脉动水流以及其他的潜在能量作为系统发展的驱动力。这就要求多学科的相互协作和合理配置。

3) 地域性原则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环境背景,地域的差异和特殊性要求在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中,要因地制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貌条件设计湿地生态系统。不应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过分强调为矩形盆地、渠道以及规则的几何形状。由于设计的湿地系统是景观或流域的一部分,因而必须经营建的湿地溶入自然的景观当中。

4)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是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应将人类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湿地之外。人类试图缩短生态演替或过渡管理系统的策略常常难以如愿。人类只能在设计和营建过程中对湿地发展加以引导,而不是强制管理,以保持设计系统的自然性和持续性。

5) 景观美学原则

设计的湿地系统一般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在湿地营建工程中,除考虑主要目标外,要特别注意对美学的追求,同时兼顾旅游和科研价值,许多国家对湿地公园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点。景观美学原则主要包括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在湿地的清洁性、独特性、愉悦性和可观赏性等方面,是湿地价值的重要替下。

4.2  城市湿地公园营建控制要素

我们结合实际建设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将设计要素划分为6个部分:功能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历史文脉要素、交通要素和安全要素。

4.2.1  功能要素

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带来周边地区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变更。从整个城市的角度看,湿地区域的开发定位首先要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布局的要求,结合城市远景规划,使城市的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其次,能够对湿地区域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积极的互动作用,协调好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景观风貌。最后,才是城市湿地公园内部功能的布局与设计。

城市湿地的边缘地带是人流最为集中、功能最为丰富的地区。根据世界上湿地公园建设成功的经验,边缘地区作为公共开放的区域,开辟广场,允许人流自由出入,结合空间特点,布置休闲活动内容的功能设施,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悉尼达林港的城市设计以港池、白龙公园为城市中心空间,围绕中心空间组织步行系统,联系展览中心、商店、工艺博物馆、水族馆、航海博物馆、会议中心、旅馆、信息中心、铁路客站、CBD的独轨环线以及赌场等各项公共建筑;高架铁路和架空轻轨线横越中部和北部上空,人们能从高架车辆上俯视达林港,视觉印象丰富。

4.2.2  生态要素

水体的质与量对城市湿地资源品质意义重大。不同的水质决定可供开发的湿地公园建设内容,不同的水量决定对人的吸引力。因此,建立安全、稳定、健康的水环境是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前提,也是能否运作成功的关键。

1)水质

水质受水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好的水质必然借助于区域性的水体污染控制。城市湿地本身对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仅仅是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水质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⑴采用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建立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来改善水质;

⑵通过建立泵、闸形成水位差,控制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保证水量有一定置换周期;

⑶培养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保证水体的内部循环;

⑷实行雨、污水分流,杜绝各类污水。

2)水量

水量的保证主要控制以下几点:

⑴保证水源地充足,尽可能考虑多个水源;

⑵对于缺水城市,可考虑采取管道输水,以减少水量的蒸发和渗透;

⑶利用雨水收集,调蓄水体水量,减少浪费;

⑷通过区域水系管理,协调配置。

3)植物

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承担了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功能。空间开阔、绿意盎然的湿地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物构成是公园景观的主体之一,更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支持基础。因此植物构城与设计应在控制绿地比例的基础上,以湿地植物为主,参考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构成特点进行选择与配置。

4)驳岸

驳岸属于量大面广的设施,提倡采用自然式驳岸代替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推广生态驳岸。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水岸与湿地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于改善湿地景观、恢复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4.2.3  景观要素

1)视线通廊

利用城市湿地本身的地形条件设置景观节点,或从高处提供多角度的观景视野,或于平坦地形设置标志性建筑,构筑人工视线焦点,或控制地形朝向湿地区域的起伏错落,使园区拥有多条直视水景的视线通廊。应由外向内,在景观、生态和地势上做好梯度的渐变序列,在靠近城市建筑群的一侧营造人工生态绿地,通过高大的乔木林、顺地势造型的山体来分隔空间,成为人工向自然的过渡,同时营造较好的小气候环境。

2)空间结构

水体、地形是构成自然景观的基础。地形、地势、地貌的综合应用是创造良好景观的重要步骤,源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缀山理水就是应用了这样的原理。在湿地区域里,也应做到山丘脉络清晰、地形起伏有致,不仅能创造优美的景观空间,也是引导雨水合理流向、控制径流速度、使其适当滞留的关键。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筑应严格控制其高度,保证景观轮廓线的完整和视线的通达。大型建筑应退出湿地公园主体区域,保留一定的开敞空间。小型临水建筑可安排在湿地边缘地带,但应多采用不阻挡视线的通透材料。建筑高度从临水向后具有梯度感,保证后排建筑仍然拥有水面的景观。考虑到对岸景观的效果,建筑与环境形成的天际线需要作认真研究。高大乔木、低矮灌木与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也是完善空间结构的手段之一。

3)滨水界面

水是整个湿地公园景观视线的焦点。适当开挖,延伸、扩展水体,对塑造城市湿地公园整体水环境效果十分明显,尤其适宜休闲型湿地公园景观的建设。

以往的规划设计处于排洪及管理简单化的需要,驳岸处理成笔直的线型,造成景观立面的呆板,且缩短了沁水界面的长度,这种现象必须坚决杜绝。非排泄通道的驳岸应多做曲折,增加观赏性和游览性。

4)游览设施

     桥,既是视线的焦点,又是最佳的观景点。造型各异的桥各有其特点和功能,桥体的造型与风格可能成为湿地公园景观的点睛之笔。

观景塔在湿地公园最为常见,满足游人登高观赏的需要。尤其是在平坦开阔的湿地边缘地段最受游人喜爱,也是科研人员进行鸟类生活习惯观测和森林防火观测的必需设施。

亭、廊、花架、亲水平台和水上栈道虽然常见于普通公园,但仍然是湿地公园不可缺少的休闲设施,尤其适合建在其他设施建设受限制的地段。以水环绕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可恍若仙境神阁;建筑下品、雕塑立于水中,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塘堤产生摩擦的各种声音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

4.2.4  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主要包括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建筑设施等。对人文要素的把握主要表现在对历史建筑(包括构筑物)及传统空间的维护上。

人类从来就离不开水,与水为邻是人类选择聚居地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湿地尤其是城市湿地多多少少都留有人类的历史文化遗迹,开展有关湿地文化的建设是城市湿地公园营建的重要内容。在湿地公园中应该大力保护这些历史遗迹、恢复有价值的人文景观。

4.2.5  交通要素

城市湿地公园主要是作为公共开放的空间,既允许环保车通行,也允许自行车等代步工具的使用,当然更多的是游人徒步行走。

湿地公园的游览路线应本着保护湿地景观与物种的原则,固定线路,控制游人的活动区域,或由导游指导,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自然生态的影响;充分利用湿地资源,组织公园的有游览线路,使游人在湿地木桥中行走、游览,水鸟在其中起飞,水生植物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换着色彩和群体的组合。

4.2.6  安全要素

1)水位

    城市湿地公园水体的安全保障主要在于控制水位,水位的控制在于引水和排水的能力。因此对于水体的水位控制需要从区域调配的角度整体调控水平面的高度,保证亲水平台的实施。

2)防汛设施

    考虑暴雨、潮汛的极端气候,城市湿地公园的部分区域要考虑设置防汛墙以保证整个公园在高水量期不受到影响。然而,加高防汛墙并非是唯一的安全措施。2000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为我们留下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都江堰,更明确指出了对付水患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这句名言至今仍然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4.3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及景观特色塑造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应依据其类型差异分别划定,不同类型的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功能会有差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分区;即便是同样的功能区域也会因园而异设置不同的设施。但是作为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包含下列四个区域:重点保护区、资源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研究服务区。

4.3.1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

1)重点保护区

针对重要湿地,或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应设置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是城市湿地公园标志性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区域。

在重点保护区内,针对珍稀物种的繁殖地及原产地应设置禁入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应设立季节性的限时禁入区。

此外,考虑生物的生息空间及活动范围,应在重点保护区外围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涉圈或称协调区,采取较严格的管理措施,以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场所。

建议城市湿地公园都应划定不少于公园面积10%的区域做重点保护区,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小型设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迁徙通道。本区内所有人工设施应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

2)资源展示区

一般在重点保护区外围或邻近地段建立资源展示区,重点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不同的湿地具有不同的特色资源及展示对象,以开展相应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该区域是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形态相关的区域,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工作。区内设施数量不宜过多,设施内容以方便特色资源观赏和科普宣传为主,设施构造以粗朴简易为佳。

3)游览活动区

在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可以划为游览活动区,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活动。游览活动区内应控制娱乐、游憩活动的强度,要规划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避免游览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研究管理区

研究管理区是城市湿地公园中研究和管理人员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一般应在位于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并与外部道路交通有便捷的联系。设置研究管理区,尽量减少对湿地整体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所有建筑设施尽量小体量、低层数、小密度、少耗能、少占地,并且尽量绿树浓荫覆盖。

上述四区域是湿地公园必须具有的区域。各个湿地公园还应根据资源与环境状况分别设定其他区域。

4.3.2  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色塑造

不同的城市湿地公园应该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围绕水的主题展示景观特征应作为城市湿地公园感染游人的最有效地途径,应该在将河湖塘溪等城市湿地公园中水的自然幽柔的共性充分发挥到极致的同时,深入挖掘自己的景观个性或景观特色。这也是检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1)水及其先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自然界静态的水石湖、池、潭、塘;天然形成的动态水景大致分为五类,即瀑、流、泉、雨和涛。瀑布的特点是水的跌落,流水的不同在于水自由的蜿蜒,泉的特点则是从地下涌出,而雨水的特点是它点滴的形式,还有水涛,它向来以奔放著称。人们就是以这五种动态水体为客观依据,来发展改善城市湿地公园动态水体艺术的。利用水产生光影的艺术手法有倒影成双、借景虚幻、优化画面、逆光剪影、东京相随、水里“广寒”等。再配以气候上的雨雾雪霜,会形成无穷的变化。动态的水景,明快、活泼、多姿、多彩、多声,形态也十分丰富多样,形声兼备,可以缓冲、软化公园中“凝固的建筑物”和硬质的地面,增加环境的生机,有益于身心健康并满足视觉的审美需要。

各种水中生物,各种依水而生的鸟类、禽类也是构成湿地景观不可缺少的内容。

2)植物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在园林观赏植物这样一个庞大的植物分支里,水生植物一直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湿地公园中更是如此。而水景的表现也常常和园林的另一景观要素——植物联系在一起。鲍世行(1990)以中国东部山地湖泊景观为例,对湖泊景观系统中的景观要素与美景度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结果显示,湖面有山石和植物点缀则往往较能提高美景度。通过改造湖边的植物群落,使其外貌丰富,或者适当增加湖面的山石、植物点缀,减少湖面的机动船只,都可以提高湖泊景观的美学质量。

各种各样的植物可丰富滨水景观面貌:或红荷、白莲飘荡在水面之上,或迎春黄花枝条垂覆于岸墙之前,或白苇、绿柳摇曳在池岸之滨。当然,水景总还要以水为主,若完全长满了植物,便没有了水景明亮动人的特色。多数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水面植物应不超过30%~50%。留有一定的水面,也就是流出些许明亮。植物应该着意于丰富水面而不是无限制的占领水面。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对水生植物加以适度控制。

3)文化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文化背景对于营造景观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一般宜从控制的角度、以时间为标准,来确定处理的方式:

①让时间停顿,采取完全的保护,拒绝现代生活对它的干扰,留待后人做出处理;

②让时间延续,在保护原有事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的技术手段,以便重新进行利用;

③让时间跳跃,放弃原有的形式,创造新的建筑与空间;或基本放弃原本的存在方式,用保存符号的方式在部分处理上增加历史文脉的印迹,延续历史片段;

④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一种“让时间倒退”的做法,以现代的技术材料,仿造历史建筑,这是一种处于经济利益的需要所作的建设。

4)滨水设施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水是造景要素中最难以把握,又是最常见的因素,滨水设施的重要性决不能小视。中国传统园林对理水有深刻的理解,各种设施的位置、构图、材料都应纳入造景范畴。如北京昆明湖、承德避暑山庄对宽阔的湖面多设堤、岛、州、桥等来划分水面,以增加水景空间的层次与景深;又如苏州网师园水体的聚分开和与岸石及周围环境,组成丰富的形态和势态的对比,是水景空间呈现人为之美、天然之意趣;还有杭州西湖郭庄以水体为全院的布局中心,并以建筑回廊包围,池水之上,光影漂浮,使空间在波光中更显生气。

堤,在造景上是分割水面的手段。通过各种走向的堤,使水面具有更好的形状并增加了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空间感,增添公园的景致与趣味。

水面不能完全被阻隔,这就需要桥的连接,各种造型的桥应运而生。实际上桥还是陆上人行与水流和游船的空间交汇点,所以桥的高度、宽度、造型、材料对营造湿地景观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岛、洲就是水中的陆地,我们暂且以游人能否到达作为岛与洲的区别。首先,岛与洲的形状要符合水流自由冲刷的自然规律;再者,岛与洲上设置的内容对湿地功能影响也很大。应预留一定数量的洲作为水禽的栖息地,成为湿地公园里最原始自然地部分,也将成为湿地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4.4  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技术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复杂的模拟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工程,应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所定义的概念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进而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游憩空间。

营建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

核心任务在于提高湿地环境中土壤与水体的质量,协调水与植物的关系。因此,从一开始就应着眼于加强整个湿地水域及其周边用地的综合治理。

4.4.1  湿地公园的选址

湿地公园的选址应主要考虑地域的自然保护价值、野生地的价值和潜力、土壤及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以及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因素等。其中,尤其应注重现状可利用的资源是否满足湿地生境的建设条件、场地现状及与周围城市环境风貌的协调等问题。

一般宜选择非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而远离城市污染区的地方。沿城市活水如河道、湖泊等的上游地势低湿之处。为满足湿地植物对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的要求,最好有丰富的地形和不同高度的地下水位以及丰富的天然植被。

4.4.2  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的设计

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出发,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目的。

1)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要调查研究原有场址环境,充分理解原有场址的特点

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局面呢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它不是简单的挖一片池塘,种植一点水生植物就能做到的,而是在仔细研究其区域、功能、植物、土壤及人文历史等地带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形成“人造的自然”。

因此,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湿地生境的设计与创造。主要包括湿地外部环境的选址及内部水源、土壤、动植物等相关因子的设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实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2)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就是要利用原有的水源、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在不少设计中,并没有利用这些原有的要素,而是另起一格,按所谓的构思肆意改变,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使原有的系统丧失整体性及自我调节能力,我们在对“美学”提出要求的同时,是要以尊重原有设计要素为基础的。

4.4.3  水体面积及水位控制

一般认为湿地面积与水力负荷有关,而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无关;湿地长度与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染处理程度有关,湿地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并考虑现实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湿地的长宽比在3:1到10:1之间为佳。对于芦苇湿地,长度一般应在20~50m之间。湿地顺水流方向应该形成一定的表面坡降比,以利于水体顺利流进湿地,并形成表面过境水流。

专家建议,计算湿地表面积不需要考虑它的收集容积,而是用汇水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通常是支流汇水面积的1.5%~3.0%。有较多的不透水面积的汇水流域比较少补透水面积的汇水流域会产生更多的径流量。

自然湿地中有地表低湿偶尔积水、季节性积水、常年性积水等不同的水位形态。因此,在湿地公园营建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创造不同的自然水位。

在降雨时,水位会超过旱季的水位。因此,湿地植物必须避免长时间的被淹没。湿地植物被淹没的最大深度可用来确定湿地的表面积。实际所有的湿地植物只要洪水时间不是太长都可生存,一般很难确定超高容积应设计成多大。虽然通常被设计排水大致需20h,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容积区总是空的,因为一系列频繁的降雨,将使其长时间被充满。雨季淹没的最大深度应保证大部分植物能够生存并发挥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高深度取决于被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种类,因为有一些植物长的很高。一般的,如果栽种挺水植物,0.3~0.6m的超高是相对安全的。

湿地公园本身是为了提供人们接近水的机会,过度的安全保护措施又使人与水近在咫尺却无法接触。水深控制是保证游人安全的本质措施。在无法满足控制整个水体水深的状况下,可以对游人能够接近的部分水体进行水深控制,如距离岸边3m以内水深不超过1m,则可以很有效地保证游人安全。应该在临水的边缘和接近水的地带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

4.4.4  土壤改造技术

根据湿地生境类型低洼积水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整体措施,如通过坡面整地、堆土作垄等利用排水的整地措施,改善绿化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并结合挖排水沟等措施来加强灌排水管理及加快土壤的脱盐过程。湿地基床的设计水深应根据栽培的植物种类及根系生长深度来确定,以保证有氧条件下的最大水深,实现较长的接触时间和较好的处理效果。

土壤结构对湿地公园的营建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砂土营养物含量低,植物生长困难,而且容易使水体快速渗入地下,所以不宜设在最下层。而粘土矿物有利于防止水体快速渗入地下,并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茎穿透,故通常采用粘土构筑湿地下层。壤土也可以粘土置于底层,但应适当增加厚度。

几千年形成的原生地貌则是多样物种最适合的生态环境。应重视基地原生植被景观,原生地貌虽有可能脊薄荒凉、树丛中夹杂乱石,但仍顽强的生活着大量的原生动植物。大面积的改变原生地貌:换土、植草、移大树,都是违反生态学原理的,大幅度增加人工的干扰和破坏,只会造成自然物种的减少和景观的单调。在土壤条件差、景观要求高的地段,提倡少量换土种植,小规模改良种植条件与景观环境,以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过渡与融合。

4.4.5  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的注意要素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城市湿地公园营建的重要环节。

首先,植物组成依赖于构建湿地所在区域的气候、地理及功能特性。根据构建湿地用途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植物组成。

其次,在湿地的演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外来物种的侵入,并有可能对湿地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人工配置的湿地动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物种数量上会有很大差别,因此,需要对湿地公园进行长期的定位监测和人为控制。

再次,需要特别关注植物群落的最大生物量。植物生产率的估算,主要是由最大生物量来决定的。植物群落的最大生物量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也代表着湿地演替的相关阶段。

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

2)植物配置的原则

⑴从层次上考虑

有灌木与草木植物之分,有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之别,应将这些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

⑵从功能上考虑

可采用茎叶发达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根系发达类植物以有利于吸收等的搭配。这样,既能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又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而在进行精心的配置后,或摇曳生姿,或婀娜多姿的多层次水生植物还能给整个湿地的景观创造一种自然的美。

⑶从生境上考虑

采用本地的植物,是指在设计中除了特殊情况,应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尽量避免外来物种。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维持本地植物,就是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另外,构造原有植被系统,也是恢复当地生态与环境的体现。

3)不同湿地的常用植物

⑴人工湿地的常用植物

高等水生维管植物一般可作为人工湿地的种植植物。美国对芦苇、香蒲、灯心草、水葱、竹等植物净化污水的能力进行过大量研究。不同的生长环境,适宜的湿地植物是不同的。但所选择的湿地植物通常应具有下列特性:①能忍受较大变化范围内的水位、含盐量、温度和pH值;②在本地适应性好的植物,最好是本地的原有植物;③被证实对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④有广泛用途或经济价值高。

人工湿地中使用最多的水生植物为香蒲、芦苇、灯心草、宽叶香蒲。所有这些植物都广泛存在并能忍受冰冻。植物根系的深度决定了湿地的深度。香蒲在水深0.15m的环境中生存占优势;灯心草为0.05~0.25m;芦苇生长在岸边和1.5m的水深中,在浅水中是弱竞争者。

⑵暴雨径流湿地系统的常用植物

暴雨径流湿地系统中,多选用芦苇、香蒲和簏草。簏属能忍受很高的氨浓度。芦苇和簏草抵抗病灾和昆虫的能力很强,香蒲则较差。

⑶废水处理湿地的常用植物

就废水处理湿地而言,常用一些植物油芦苇属、香蒲属、草属、睡莲属等。净水能力强的水生植物有凤眼莲、浮萍、水葱等,水中可放养耐污能力强的鲤、鲫等鱼种组成水生生物塘。此外,还应设计好整个湿地系统的绿化工程,使之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

4.4.6  雨水滞留利用

水是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水对于任何生命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雨水是最廉价的洁净水源,能否充分利用雨水,是解决水源短缺的关键,也是有助于体现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雨水又是公园绿地中最容易获得的天然水源。我们过去过多的强调了湿地的排水措施,而对如何有效地滞留雨水、利用雨水研究的太少。实际上雨水排放过快,弊端很多。比如,易造成绿地冲刷和土壤肥力流失、减少对地下水的补给、易产生干旱和增加城市排水管网的负担等。

湿地公园的雨水处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透水铺装地面

使用透水、透气性好的嵌草砖和透水砖代替整体的水泥或沥青铺地,重点用于诸如停车场、散步道、健身场地等;有的停车场可做成草坪钢架形式,效果更好。尽量多的使用透水铺装地面,可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很大一部分硬地变成半绿化的中性铺装场地,以增加雨水的滞留与渗漏,调节空气湿度。

2)减缓绿地坡度

减缓绿地坡度,可以降低雨水径流速度。绿地的地表坡度最好控制在0.5%~10%范围内,为雨水的漫流、下渗创造条件。短时积水不会影响植物生长,而带来的效益缺却是非常可观的。

水力停留的时间常受湿地长度、宽度、植物、基底材料空隙率、水深、床体坡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水力停留时间最大不超过24h。暴雨期间至少应有30min的水力停留时间以保证处理效果,如果水力停留时间达10~15h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3)设立滞水井池

设立滞水井池,可以储存雨水。在雨水汇流处或坡地的中段设立沙石坑,截流和储存少量雨水,并促进雨水下渗。这一点,类似于高尔夫球场的沙坑设计,将会有很好的效果。

4.4.7  水岸设计

水岸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过渡,水岸环境的设计是湿地景观设计需要精心考虑的一个方面。科学合理和自然化的水岸处理,是湿地公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特征,对建设多样化的湿地景观作用重大。

1)水岸环境

水体形状是湿地公园的造景要素,自然水体一般分溪流&池塘两种类型。对溪流或河流应严禁截弯取直。公园水体形状也应符合自然界水流运行规律,是设计出的形状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⑴水岸设计的不足之处

在有些水体景观设计中,为避免池水漫溢,岸线护坡采用混凝土砌筑的方法。这种设计破坏了天然湿地对自然环境所起的过渡、渗透等作用,破坏了自然景观。

有些设计在岸边一律铺以大片草坪,这样的做法只是盲目地追求绿化视觉效果,而没有考虑到生态与环境的作用。人工草坪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弱,需要大量的养护管理工作,如人工浇灌、清除杂草、喷洒药剂等,残余化学物质被雨水冲刷,又流入水体,造成人工污染。因此,草坪不仅不是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相反加剧了湿地的生态负荷。

另外,湿地公园水体底部尽量不做或少做防渗处理。因为湿地的三个特点中包含水多导致土壤潜育化,有明显的潜育层,甚至有泥炭层,为水成土。因此,创造湿地生境时,湿地水池的池底不能使用任何人工材料阻隔水体、植物与深层土壤及地下水的物质交换。

⑵水岸设计的科学做法

对湿地的水岸环境进行生态设计的科学做法是:以自然升起的湿地的基质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可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种植湿地植物区域。这样做可使水面与水岸呈现一种自然的交接与过渡,既能加强湿地的自我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够带来一中丰富、自然、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形态设计上,应按原自然系统的形状和生物系统的分布格局进行设计。自然湿地有凹岸、曲流、河心岛、浅滩、沙洲与深潭的交替,这种地形地貌和植被为各种生物繁衍创造了适宜的生境,可减低水流速度、蓄水涵水、削弱洪水的破坏力。设计时,应随地形尽量保护自然弯曲形态,并力求做到湿地区域收放有致,以符合美学法则中的统一和谐、自然均衡原则。纵断面的形态设计,对湿地的生态多样性至关重要,应根据需要设计一定量的异质空间,湿地内有常年不竭的水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塘床系统,其底部要多孔质化,造出水体流动的多样性,以利发展生物的多样新。

2)自然式护坡

    对于洪水冲刷严重的河段,需要做护坡处理,应尽可能使用或部分使用自然式护坡。自然式护坡设计就是要求公园的水体护坡工程措施要便于鱼类及水中生物的生存,便于水的下渗与补给,景观效果也应尽量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水岸。

自然式护坡分植物材料护坡和混合材料护坡。

植物材料护坡就是利用植物栽植形成的护坡。

混合材料护坡就是植物与木材或石材混用的护坡。

4.4.8  建筑及设施设计

1)建筑设计

湿地公园建筑数量和规模应严格控制,少建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和其他人工设施,多建利于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生态性建筑。

例如:建筑水上、岸上温棚和玻璃透光平台,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在寒冷季节创造一个半人工的温暖环境,可以附建水下鱼窝、植物角等生物家园,也能改善季节性景观单调的不足。要多处设置游人无法到达,没有人为干扰的水上岛屿,立林中鸟巢、保留石缝、石滩等昆虫栖息地,给生物留一处乐土。此外,还可多建有利于普及湿地保护知识的科普宣传设计,如观景塔、休闲廊架、亲水平台、风车等。

2)道路设计

⑴道路的基本形式

道路是湿地公园必要的基础设施。公园道路常用体系基本形式有四种:网络状、树枝状、环状、放射状。湿地公园内的道路系统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只需要在尊重自然条件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交通问题。道路的设置不能对营造安静、舒缓、休闲的湿地景观环境产生影响。对临水地带环境氛围要重点呵护,将市民健身活动的空间穿插在步行区和道路之间。

⑵铺路材料及施工做法

铺路材料及施工做法,是道路设施设计的重要方面。在植被丰富、土质松软地段,可用栈道、简易桥梁、架空观景台等设施,既解决游人通行游览问题,又利于动物活动和繁衍。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装配施工方法,园外制作现场组装,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环境条件差的地段,提倡修简易路面,或路边少量换土种植,小规模改良景观环境,重视保护基质原生植被景观,并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过渡与融合。

⑶湿地公园的交通方式

湿地公园交通方式提倡使用徒步、自行车、人力车、骑马、电单车、电动观光车及帆船、人力船、电动船等无污染的代步工具。各种交通形式相互之间可以包容。道路要素的把握应该是从湿地区域到路面空间,把地面空间划分为若干条带状空间:有自由行走的临水步行带,有提供跑步、自行车、滑板等健身活动的运动空间,还有以交通性为主的空间。

3)节能、环保设计

    湿地公园能源应尽量采用节能、环保与生态化设施,可选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发电机等等。

例如香港米铺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的展览馆,参观人士可在模拟情景中,感受香港的湿地生态环境。其展馆建筑造型简单而纯粹,和谐的融入天水围北的自然环境。作为第一个专为湿地展览而设的建筑物,项目的设计和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融入了很多绿色环保概念,以应合其独特的功能。

4.4.9  湿地公园的生态管理

在湿地生境的保护利用中,须因地制宜的选择或采取绿化措施进行自然保护和生态管理,并注重两者间的结合。湿地生境及其植被都有其自然演替过程,每一湿地生境类型都处于一定的演替阶段。因此在生态绿化建设中,要注重两个方面:

一方面,尽可能在水体湿地过渡地带设立保持一定区域的自然湿地生境为缓冲区,采取一定的生态管理措施保证其自然演替和自然恢复过程,利于湿地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在有湿地生境的绿化中,植物群落的物种及其组成要与湿地生境的自然演替过程相符合,有效地促进和加速其恢复过程,必要时采取阶段绿化模式,先建先锋绿化群落,待生境特点与本地条件改善后再构建目标植物群落。

有关湿地生境的生态管理,特别是海岸带管理,国外有较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有待我们认真借鉴。在生态管理措施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目标种的确定是个关键。在不同的生境类型及其不同的演替阶段中,有各种不同的植物种类组成,其中有些植物种可作为个类型或阶段的指示植物种,这类植物种即是生态管理中应重视的目标种。生态管理措施有利于目标种的生长、繁殖,就有利于保持该生境类型的稳定性。在拥有大面积湿地生境类型的城市中,必须做到生态绿化建设与生态管理措施并举,以有效地保护利用湿地资源。

第5章   案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式国内建成最早的国家湿地公园。由于采取了正确的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战略,使公园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园是一座将资源保护、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闯出了新路。

1)  概况

西溪湿地保护区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10.08km²,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该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6个植被型组。现在保留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内就有2802棵。湿地内的鸟类资源也极其丰富,有12目25科89种,占杭州所有鸟类总数近50%。形成湿地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

西溪湿地曾经是杭州最优美的画卷,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的名胜之地。它发现于东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历史上占地面积达到50km²。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屐痕。但是在长达1800多年的演化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认为破坏。

上个世纪以来,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西溪湿地逐步衰败。尤其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城市扩张,大量房地产商在这里从事开发建设,最多时竟达六十多家。还有当地农民自发形成的养猪业,影响了西溪水质。

2)  资源特点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湿地内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面积约占70%左右,其中大小滩地20处;河流总长110多km,其中一期范围内约38km;大小鱼塘2773个。“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上千年来人类的生活劳作构筑了水在村中、村在水中、人水交映、变幻无穷的西溪水乡风情。湿地内主要有6条综合交错的河流围合汇聚,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形成了“河渚芦花”、“柿林夕阳”、“蒹葭泛月”、“西溪探梅”等一批情趣各异的水乡景观。

嬉戏稠密的水网、河道、水塘和泵井、溪流、潭池、沼泽、滩涂、水堤、岛屿,以及芦、菱、萍、莲等水生植物和水中数十种鱼虾,两岸栽植的柿、柳、樟、竹、桑、李、桃、榆、鹅掌楸、莲香树、风杨树、木槿等多种植物,还有栖息地白鹭、灰鹭、白鹅雁、翠鸟、绿头鸭、银鸡等稀有鸟类,将共同构成西溪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

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杭州西溪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西溪人在此生产劳作,才子佳人们来此游历创作,形成了底蕴丰厚的西溪文化。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苏轼、叶绍翁、唐伯虎、张岱、郁达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了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才子佳人们的作品及在西溪活动的逸闻趣事,都已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龙舟胜会”。每年端午,四邻八乡的村民划着龙舟汇聚在蒋村乡深潭口村,热闹非凡。据说乾隆皇帝也曾观赏过,并为之题写了夏正干的“民俗野餐”;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民俗,极富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经过前期考证,西溪湿地的越剧首演地、词人圣地、“水浒”孕育地、文人逍遥地、民俗文化浓缩地的地位渐渐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证实。

西溪纵横阡陌的河网港汊,青青芦苇,夹岸杨柳,清溪绵延,天高云淡,苍茫一片,一派江南水乡风光。特别是秋天里,月光之下,舟行西溪,月光橹声,清辉朦胧,芦苇的芦花堆雪,鱼逐月影,凤送柿香,渔火簇簇飘浮水泊,实在是旅游的好去处。

3)  规划分区

属于杭州四大水系之一的西溪湿地,是杭州城之“肾”。西溪湿地具有的“冷、野、淡、雅”之自然质朴美,与西湖交相辉映。

规划将西溪湿地划分为生态保护培育区、民俗文化游览区、秋雪庵保护区、曲水庵保护区和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五个区块。其中在生态保护培育区里对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等进行保育,以创建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鱼、鸟、兽的栖息地;民俗文化游览区以拓展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使龙舟竞渡、古街集市等“灯火依旧”;秋雪庵保护区和曲水庵保护区将分别恢复“秋雪八景”、“曲水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被,被蒋村历史文化再现;自然景观保护区按湿地生态群落调整配置植物,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为原则,配置植物种群落,成为植物群落的展示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个区域:东部是2.4km²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km²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泽地;中部是5.9km²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是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