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块苗圃后,最重要的就是对苗圃各区块用地进行划分,区块划分合理,苗圃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也便于苗圃以后的发展。苗圃区划的主要原则是:充分利用土地,便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排水和灌溉。苗圃用地分为两部分——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非生产用地)。
生产用地的区划
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来生产苗木的地块。
①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因为播种苗在幼苗阶段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弱,对土壤质地、肥力和水分等条件要求高,需要精细管理。所以,播种区应设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区城。应靠近管理区。如是坡地,应选最好的坡向。也就是说播种区应选在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的地区。
②营养繁殖区培育营养繁殖苗的生产区。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要求设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地下水位较高、灌溉方便的地方。但不像播种区那样要求严格。对于杨、柳类的营养繁殖区(主要是扦插、埋条育苗),可利用比较低洼的地块或零星地块,条件要求不必过高。而一些珍贵的或成活困难的苗木,则应靠近管理区,在便于设置温床、荫棚等特殊设备的地区进行。或在温室中育苗。
③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生产区。由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根据规格要求和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植几次,在此过程中,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因此,移植区占地面积较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次于前者,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比如:杨、柳类可设在低湿的地区;喜光、耐旱的种类可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④大苗区培育大规格苗木的生产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在大苗区继续培育的苗木,通常在移植区内进行过一次或多次间植,所以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不需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多,培育出来的苗木规格大,根系发育完整,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大苗区一般选在土层深厚、地块整齐、出圃方便的地方。最好能设在靠近苗圃主要干道或外围运输方便的地方。
⑤母树区。在固定苗圃中,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需要建立采种、果条的母树区。母树区占地面积小,可利用零星地块,但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较低。对于乡土树种,可利用防护林、路边、渠边、沟边进行栽植。
⑥引种驯化区。有条件的苗圃,可建立引种驯化区。用于引进新的树种和品种,进而推广。可设置在苗圃一角,对地形、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只要水源、交通方便即可。另外,根据各苗圃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可视情况设置试验区、标本区、温室区等。
辅助用地的区划
辅助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场地等。在区划中要掌握的原则是:既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尽最少占用土地。
①道路系统的设置。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周围圃道。通路系统的设置必须保证生产期间车辆、机具和人员的正常运行,以利作业。
主道:纵贯苗圃中央,对内通向场院、仓库、机库,对外与公路相连。主道宽:6一8米;标高:高于耕作区20厘米。
支道:通常与主道相垂直或在主道两侧设置。支道宽:4米;标高:高于耕作区10厘米。
步道:设在各耕作区之间,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步道宽:2米。
周围圃道:为了车辆、机具等机械回转方便,所设置的环路,一般指设在防护林带里面,环绕苗圃周围的道路。周围圃道宽4米。
②排灌系统的设置。排灌系统是苗圃排水和灌水设施的总称。是保证苗木不受旱涝危害的重要设施。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引水设施三部分。水源: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水源应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水并力求分布均匀。提水设备:多用抽水机(水泵)。引水设施: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形式。这与采用什么灌溉方法相联系。漫灌和侧方灌溉使用地面梁道引水;喷灌和滴灌使用管道引水进行灌溉。
A.漫灌(畦灌):用于低床。缺点:占地面积大,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工作效率低,用工最高、用水量大;不易控制灌溉量。
B.侧方灌溉:用于高床、高垄。优点:床面土壤不板结,灌溉后通气性较好。缺点:用水大。以上属于地面灌溉,要有固定的梁道,由主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由主渠到各支渠,再由各支渠到各毛渠。毛渠把水引进育苗地。各级梁道的设置要和各级道路的设置相配合。各级渠道常成垂直方向.毛渠还应与苗木的栽植行垂直,这样便于灌溉。
C.喷灌:优点:省水,便于控制灌溉量,可防止大量灌溉出现次生盐渍化;占地少,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也不板结;效率高.省劳力;春天喷灌能提高地面湿度,防止晚霜危害.夏天喷灌可以降温;灌水量均匀。缺点:投资高;受风力的影响较大(3、4级以上的风.喷灌就不均匀了)。喷灌的种类有:指针式喷灌、轮动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固定喷灌、半固定喷灌。喷灌设备有:大型圆形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小型喷灌机组。
D.滴灌:通过管道把水滴到土壤里,逐渐渗到土壤深层。优点:省水(减少了蒸发量);能够同时进行施肥(把肥施入水中一起灌溉.只限于挥发小,移动性大的化肥);自动控制时间,控制灌溉量。缺点:投资高,滴头和管道易淤塞。滴灌分为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通过地理毛管上的灌水器把水或水肥的混合液缓慢流出渗入到植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于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根系层供植物吸收利用。是公认最有发展前途的水高效灌溉技术之一。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新的灌溉技术有:微喷(喷洒形式共3种:旋转式、折射式、脉冲式);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上点击鼠标手动、全自动,甚至遥控的灌溉系统)。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喷灌和滴灌。
排水系统:排出灌溉后的余水和大雨后的积水,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应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也有主沟、支沟、小沟之分。主沟:设在主道的两侧宽,宽1米以上,深0.5-1米。支沟:设在支道两侧。小沟:设在耕作区内,排除苗床的水。宽0.3-1米.深0.3-0.6米。
③防护林带的设置。设置防护林带的目的: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减少地面蒸发和苗木蒸腾,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
防护林带的规格:小型苗圃与主风方向垂直设一条林带;中型苗圃在四周设置林带;大型苗圃除了在四周设置林带外,在苗圃内结合道路等设置与主风方向垂直的辅助林带。
一般情况下,防护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是树高的15-2O倍,可以根据此设辅助防护林带。防护林带的结构:以乔木、灌木混交的半透风式林带为宜。一般主林带宽8-10米。辅助林带1-4行乔木即可。防护林带树种的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冠高大的乡土树种。同时要注意速生和慢生、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寿命长和寿命短的不同树种相结合。
④建筑管理区的设置。建筑管理区包括建筑物(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机车库等)和场院(晾晒场积肥场等)。建筑管理区应设在交通方便、地势较高、接近水源、电源的地方。一般应设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大型苗圃的建筑群最好设在苗圃中央,便于管理。
辅助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20%一25%以下。苗圈应尽量紧凑,近方形或规则形,以使苗圃周长最短,方便作业。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