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种子  银杏  广东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金叶榆 

我国应多选育耐寒耐旱树种

   日期:2017-02-2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129    评论:0    
核心提示:春节前后,年逾八旬的中国林科院老专家王木林两次致电,希望聊聊林木育种问题。王木林曾参编《中国树木志》《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
     春节前后,年逾八旬的中国林科院老专家王木林两次致电,希望聊聊林木育种问题。
    王木林曾参编《中国树木志》《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落叶树木冬态》等大部头,并曾担任中国林科院城市林业研究室主任,因此他对树木的认识深刻而独到。
    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木林就认为,中国林业应该重视生态建设和景观建设,并做大做强林木育种,将来吃“树种饭”和“植物基因饭”。
未来生态用水趋紧  
    水是植物的“命根子”。我国严重“饥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近60%。王木林认为,在这样的区域搞生态建设必须选择耗水少的树种,因为植物生长也需要水分,有限的水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植物。
     的确,我国的水安全问题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1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比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2.7万条。近10年,全国湿地面积减少了5000多万亩,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数字惊人:我国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奈曼旗西湖面积曾达2730平方公里,水面1330平方公里,2001年全部干涸,当地的来教河也彻底干涸。1973年-2010年,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由94个减少到83个。1980年-2010年,全国共消失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43个,内蒙古就有59个。
    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水分流失。据统计,近几十年,中国的气温升速大于全球,“三北地区”的气温升速大于全国。
    “一般,气温每升高1℃,地面年蒸发量提高7%-10%。你想想,降水在减少,至少没有增加,蒸发量增加这么多,这个数字不得了啊。今后,中国乃至全球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王木林的担忧不无道理。据媒体报道,2015年,美国加州干旱造成超1亿棵树木死亡,大约占加州森林的20%。
    王木林认为,如果生态建设选择“耗水大户”,结果只能有两个:一是因为水分供应不足,树木旱死;二是树木与人、畜、粮争水,加剧本来就矛盾重重的水危机。
   因此,他说,植物的育种方向应该与社会需求以及国家环境相匹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水资源丰富,需要更多的树木生产木材建设祖国,那就应该培育生长快的速生树种。现在,在水资源匮乏的区域,需要努力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就应该选育节水耐旱、能长期保持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树种。
温带地区的耐旱树种在中国  
     王木林本身就是一个“中国树木种质资源库”。他说,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整个欧洲,原产的树种只有500多个,我国有8000多个。20世纪,美国植物研究机构出巨资来中国采集植物标本用于种质资源储存和新品种选育。还有另一个被人忽视的优势是,我国有大量能在寒、旱双重胁迫下生长的植物资源。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的自然环境要比欧美同纬度地区恶劣,却拥有比他们更丰富的植物资源。
   “这一结论是中科院植物所专家经过多次出国考察和翻译大量外文资料得出的。”王木林说,其中最典型的地区是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那里远离海洋,土壤干旱,空气湿度小,受西北大气环流影响大,植被对恶劣条件的耐受能力超强。“如果在这里培育出长势良好的景观植物,那么到了相同纬度‘温光水肥气’等外界条件更好的欧美国家,其长势和景观效果将大幅提升。”
    几十年来,王木林对树木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的观察与思考从未间断,并且,他本人退而不休,已经倾心育种研究40余年。
    “比如说北京常见的银杏。银杏的短枝越来越短了。在一些缺水的地方,银杏叶就比正常叶子小。而且我发现从近一二十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银杏树一到夏天干旱时候就出现干叶现象。”观察树木是王木林的工作所需,也是他的兴趣所在,即使坐在公交车上,他的眼睛也盯着车窗外的树木。 
    “再说榆树,一般认为榆树是耐旱树种,但我不这么认为:榆树的叶子属于蒸发量大的耗水型结构,细胞排列不紧密,榆树能在比较干旱的土地上存活主要是因为它的根系扎得很深,吸水能力非常强。我曾经在家乡河北的水井里打捞上来过榆树的根。而大西北生长的胡颓子科的沙枣,它的枝、叶、花、果都有一层白色鳞片,叶子是薄纸质,蒸发量很小,所以沙枣是十分耐旱的树种。”
    王木林说,因为第四纪冰期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我国成为世界上动植物的避难所。但是,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也带来西北大气环流、干旱、风大、温差大等问题,所以我们的植物具有耐旱、繁殖率高、抗逆性好、恶劣环境下生存力强等特征。
   国外也有很多干旱的地方,比如美国西部,为什么中国的耐旱基因独占优势?
    王木林认为,国外的干旱地区大部分比我们气温高。温带地区,既耐寒又耐旱的树种在中国,所以我们要把握这一先天优势。
“我要培育北方的常绿阔叶树”  
    因为寒冷,我国北方没有常绿阔叶树。40年前,王木林就想培育北方的常绿阔叶树。对别人来说,这甚至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很多同行表示想法很美好,但支持者甚少。王木林甘做独行侠。
    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日本的北海道黄杨冬季常青不落叶。北海道的纬度与我国华北地区相近。但当北海道黄杨于1986年被中国林科院引入中国后,人们发现它的耐寒能力很强,却不耐旱。冬季不仅无法常绿,条件恶劣时甚至会死亡。
   “在我国北方选育常绿阔叶树,有两点必须突破,一是耐寒,二是耐旱。北海道黄杨就缺耐旱基因。”王木林说,后来,他一直在卫矛属的植物中寻找具有耐旱基因的品种与北海道黄杨进行杂交,直到反复试验中发现胶州卫矛。1997年,王木林终于从北海道黄杨与胶州卫矛的杂交种中,选育出能够在北京保持常绿的阔叶乔木。20年来,王木林一直对这一品种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培育出红叶的常绿卫矛。
  除了常绿树,王木林也进行海棠、国槐、红叶李、碧桃、榆叶梅、忍冬、香花槐等景观树种的选育。
   虽然各项育种试验初获进展,但王木林认为,要成功选育出性状稳定、市场前景看好的耐寒、耐旱的常绿阔叶树,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甚至多次说:“可能我这辈子也未必做得出来,希望后继有人。”
文章来源于中国绿色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