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苗圃该发展什么?
杭州G20景观应用指路苗市
举世瞩目的杭州G20峰会已落下帷幕,留给杭州和世界的影响除了政治经济和人文艺术,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生态景观。据不完全统计, G20景观工程用苗耗资超50亿元,各类苗木被组合发挥到极致,体现出“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园林文化。
G20景观工程绿化改造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为目标,以文化符号、地域特征为特色,营造富有人文与生态效应的绿化景观效果。杭州园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吴世光总结出七大G20绿化的苗木应用特点,认为从中可以感受到未来国内苗木应用市场的方向。
1.丛生乔木和丛生花灌木用量成为杭州绿化历史之最,品种包括榔榆、石楠、香泡、红叶李、朴树、桂花等。
2.观花观果乔木用量大。包括彩叶类的红枫、枫香;观花类的茶花、玉兰;观果类的红果冬青、珊瑚树等。
3.原冠苗成主角。我们的苗木生产和应用习惯了“截干苗”,但G20峰会景观大量使用原冠苗,创造出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
4.造型苗木。包括造型罗汉松、造型五针松、造型美人松等。造型树多用在主会场、国宾馆、迎宾路等重要节点,极具震撼性。
5.屋顶绿化。在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巨型空中花园,花园离地面44米,面积6.2万平米,是世界最大、生态环境最优的屋顶花园之一。花园种植各类苗木1万多株,其中罗汉松是由园林团队走访了全国12个知名的苗场后精挑细选而来。
6.花坛和造型景观效果“绚烂”。
7.为体现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植物选择应用上有目的性地使用茶花、桂花、梅花、紫薇、海棠、合欢、榉树等有文化内涵的植物,也是景观提升的一大亮点。
“可以看出,高端苗木是最稀缺、最有商业价值、最有市场前景的资源。”吴世光说,纵观市场需求和应用效果,不仅是杭州G20峰会、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景观工程均有特殊需求,庭院别墅及中高端房地产景观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需求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发展高端苗木空间很大,值得广大园林苗木业者为之倾注热情,加大投入。
从发展现状看,苗木产业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提高商品率和优质率、形成产品系列、满足新形势下高端市场和用户需求,从源头上改变苗木生产与应用不适应的局面。吴世光认为,行业需要建立“大力发展高端产品、不断优化中端产品、全面减少低端产品”的产销格局,布局中长线经营,摒弃“速生+快钱+暴利”的心态。
国内苗木业发展30多年,已从上半场进入下半场。产品迭代、消费升级,市场对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提出了时代要求。
花木产品要与“政策”俱进
一方面,全国2000万亩左右苗圃的供应量远大于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不是现在绿化市场所需要的。选品种、去库存、定方位、制规划……从业者不能再观望和等待了,要马上行动起来。
观望和犹豫时,“美丽中国”概念下的园林绿化设计规划已逐渐明朗起来。成都市花卉协会会长朱廷朴表示,以前绿化方式严重“单一化”的状况正在改变,打造生态、绿色、环保、各具特色的“美丽中国”,成为越来越明确的顶层设计。要求充分挖掘各地的山川地貌、建筑风格、人文风情、乡土特色植物等丰富多样的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中国”。
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的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实施的项目中,可以分别找到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相关地区所需要的主要植物品种和相对应的商品规格。
“这也就找到了去库存和产业定位的标尺。”朱廷朴以成都为例做了分析。成都提出“增花添彩”的规划,具体选择木芙蓉、银杏、梅花、紫薇、贴梗海棠、桢楠、杜鹃等乡土品种。其中,以做乔木为主的苗圃就能找到中长期主要乔木品种的发展方向。当然,纵观所有苗木产区,已有很大存储量的要尽量避开,避免未来的销售压力。
各地政府在规划中,乡土树种都是重要选择。因此苗圃选品种时,要选择有特色的乡土品种,有较好适应性和较大生长量。一般来说,它们是乡土树种或通过长期试种证明其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品种。
只选对品种还不够,其商品标准还要适应当下和将来市场需求。商品标准是朱廷朴长期在业内呼吁的问题,他认为,苗木的一大特点就是生长培育期长,要根据品种特点和批量具有前瞻性地确定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非单一的商品标准系列。
以桂花为例,品种很好,但长期以来分枝点单一(都在1.5米左右),只适合园林景观。如有分枝点2米以上的苗,就能在用量很大的行道树市场中找到销路。如果有分枝点50厘米的苗,绿化中肯定也有销量。如今,桂花在众多苗区已泛滥成灾,价格降到高峰时的一成左右,商品标准单一、不对大宗销路的惨痛教训要吸取。
具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品种发展上应有更高追求,比如发展完整的品种系列,朱廷朴表示行业里已有先行者。例如有的樱花生产企业,采取品种与花期全覆盖,冬樱、早樱、晚樱和重瓣、单瓣,以及各种花色样样俱全。这种企业尤其适应单一品种的文旅项目和主题公园等需求,而这类项目也获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和新品种选育的纵向延伸,更能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到可持续发展且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