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必全在线 www.bqsoo.com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苏辉)在西部大开发的10年中,宝鸡市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保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着力解决人多缺林少绿问题,突出搞好区域绿化美化,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现了环境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多赢效果。
从1999年开始,宝鸡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累计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计划任务210.4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种草)80万亩,荒山造林118.99万亩,封山育林11.5万亩,项目涉及全市12个县区,48.6万人。退耕还林实施10多年来,宝鸡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3.6个百分点,实现了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经过退耕还林,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实现了“林进人退”的局面。据统计,宝鸡市水土流失面积由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的7746.4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5830.3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6.4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由1487.8万吨/年减少到785.9万吨/年,市区连续4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80%以上,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3天,在全国109个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定量考核中,宝鸡市总体成绩位居西部城市前列。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还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8年底,国家累计到位兑付资金7.5亿元,10多万退耕户平均增加收入6830元,激发农民发展了以14.5万亩核桃、12万亩花椒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用林,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习惯,建立了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以干杂果基地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群众感受到了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实惠,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把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化作了植树护绿的自觉行动,涌现出一大批造林绿化、义务植树、林木管护的先进典型,营造了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