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方生态城:盘锦绿化3年要干10年的活儿
连日来,尚有寒意的春风中,盘锦市城乡出动数千人的绿化队伍,在路边、村屯、园区、校园、河流两岸,摆开了整体推进造林绿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主战场。
地多盐碱,全境无山,盘锦的绿化空间小、难度大。经过多年实践,盘锦攻克了盐碱地造林的重大技术难题,累计造林15万亩,造林成活率提升到90%以上。今年,盘锦市决定,最大限度地挖掘绿化潜力,利用3年时间,完成原计划10年造林绿化11万亩、林木绿化率提高到10%的造林任务,把盘锦建设成为集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于一体,具有水乡特色的北方生态城市。
路修到哪儿,树就栽到哪儿。盘锦市重点对滨海大道、营盘公路、中华路、兴于快速干线、外环路、红海滩旅游线、新港路和荣港路等进行绿化,建设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廊道。
让村村有特色、屯屯有景色。在国省干道和高等级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村屯、城乡接合部等地区进行重点绿化;在一般区域建成环宅林、环屯林,并与乡级公路绿色廊道连接,进而形成环村林、环乡林,构成县域绿色生态体系。
园区和校园园林化。盘锦市务求将辽滨沿海经济区内所有工业园区,打造成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其他工业园区绿化,也要达到城区绿化水准,发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能。农业园区则努力实现 “棚内是蔬菜,棚外有花果”。一般中小学校教学楼前后和操场四周将全部绿化,而大型重点学校绿化将体现出景观效果,打造花园式校园。
建设河流两岸秀美风光带。盘锦对辽河进行的生态工程整治,将使两岸成为水清、草绿、林茂的绿色通道;在其他河流的堤坝和适宜地段,将人工修建台田开展造林绿化。对河岸绿化,视不同地段水位情况,配置芦苇、蒲草、荷花等水生植物,修造人工岛等人文景观,充分展现北方水乡特色。记者 高刚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