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正在北京举行,受省政府委托,由东莞作为代建单位的广东省参展园林“岭南园”甫一亮相,就获得了诸多游客与专家的青睐与好评。记者了解到,自园博会5月18日开幕以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岭南园”已接待观光游客25万人次。
岭南文化备受游客瞩目
据介绍,本届园博会由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共有30个国家的106个参展城市和参展机构共128个展园参展。目前园博会已经开幕,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将被持续展出至11月18日。东莞由于在前两届园博会中的突出表现,此次受省政府委托,成为广东省参展园林“岭南园”的代建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岭南园的植物中,有60%为广东省本地物种,乡土树种如红棉、乌榄、仁面等,乡土花卉如炮仗花、夜香、鹰爪等,都是江南和北方难以见到的,岭南园建设团队克服南北气候差异等困难,全部建设工程历时280天。
园博会开展后,岭南园每日游客如织,受到游客的好评。其中,岭南水乡风格的亭榭楼阁、植有4000余株岭南植物的“荫棚”、深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剧和茶艺表演,成为最受瞩目的观光景点与项目。
风格凸显岭南文化特色
据了解,岭南园占地14600平方米,全园布局为两进庭院,庭、园并列式的组合。园内建筑与山水结合自然,画面围绕水景展开,室内室外、园内园外的空间相互渗透,体现岭南水乡特色。值得关注的是,园林建筑采用门堂、连廊、水榭、荫棚、船厅、船舫、桥亭等岭南常用形式,轻巧明快,玲珑通透。
此外,在建筑风格上,岭南园充分发掘岭南历史文化,秉承传统岭南园林叠山、理水、置石、布庭的造园手法,以“岭南谣、故乡情”为主题,共有九曜春晓、月照名堂、南国红豆、雨打芭蕉、粤韵风华、渔歌晚唱、泮塘荷风、妆台绮绣、虹云飞韵、秋水龙吟10个景点,营造出浓厚的岭南文化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