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区:生态路上谱写致富曲
必全在线 www.bqsoo.com 来源:九江人民政府网
“随着这几年市场行情的看好,全村花卉苗木一下子发展起来了,村里树多了,环境也改变了,不但城里来休闲观光的人多了,村民也从中捞了一笔。”赛阳镇金桥村党支部书记孔凡章在岁末盘点之时,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们的绿色致富 “经”。
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工业集聚沿江、环山花果走廊、绕城十里商铺、城乡齐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
按照“环山花果走廊”建设目标,2008年以来,我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百里果业工程”,集中两年时间,利用环庐山乡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资源和村边、路边、水边、屋边等“四边”未利用土地,引导农民栽种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果树,既把环庐山地带打造成花果飘香、四季常青的绿色生态长廊,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区10000余亩“四荒”面积,全部栽上梅、桃、犁、桔、柚以及高产油茶等果树或经济树种。一片片翠绿的果园,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成为了庐山脚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市民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凭借生态优势,我区逐步探索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模式。金桥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6000余亩,苗木卖到北京奥运村,农民80%以上的收入靠花卉苗木产业,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虞家河乡鲁板村的养猪业、威家镇威家村的餐饮业、海会镇光明村的旅游服务业,使得农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我区还通过成立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组织专家进行科学指导、建立农村信息超市等积极为农民提供服务。如今,莲花的炒货村,赛阳的苗木村,姑塘的香葱村,一批批特色产业村相继涌现,既搞活了区域经济,也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我区绿色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引进中电投江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兴建江西最大风力发电项目——长岭风电场项目,设计安装23台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电机组,装机总容量9473万千瓦时,年平均上网发电量6915万千瓦时,可实现年利税400多万元。擦亮“鄱阳湖”、“庐山”两块金字招牌,大力发展年丰百果园、章光101红豆杉基地等外向型农业以及三叠泉、石门涧等旅游业,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持续升温和周边农民增收。(庐山区信息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