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高校风景园林文化节“美丽中国——当代风景园林师的使命和责任知名风景园林师”对话会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新目标,描绘出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新目标,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也是对民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
首届河北高校风景园林文化节12月8日在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开幕,对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对于如何保护风景园林区,众多专家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介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产生了共鸣。生态的建设,我们的难度比较大,在国外经常见到潺潺流水,而我们很难见到,有国外专家来考察,就问我‘你们的森林在哪里?’我们高速发展之后,污染的环境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追求。我们的体系不够完善,比如美国国家从建立起就不是为收门票的,是为子孙后代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资源博物馆。我们的生态,是从行政区来划分的,是申报制,没过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做保护。国家公园,或者风景区,叫什么都可以,但生态保护应该覆盖到每一寸国土,不应该这个部门分割一块,那个部门占一块,以门票为目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体系和机构,使我们的子孙,也能够看到这些风景。”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志诚讲:“风景名胜区应该多样化。完善风景园林体系,在国土大地上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美好生态的系统。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这些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词汇,虽细微却影响深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丁圆分析:“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自然赋予我们什么,我们赋予自然是什么,我们怎么把美丽的生态环境一代代传下去?我们的占有欲太强,什么都喜欢占有,作为一个学者,我们会感到矛盾。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利益思维模式,给我们思考太多。”
天津大学教授刘庭风说:“风景区,已经下降到“区”,不是“市”,也不是“省”,证明地位是多危险?我在给学校上学的时候,我就多次提出要取消门票,国家有纳税制度,是祖宗留下的,为什么要收那么昂贵的门票?这是管理体制的问题。风景园林是旅游发展的驱动,但也是阻碍,比如杭州取消了门票,但旅游的游客却多了。是管理制度的问题,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说你们要学会逃票,才是好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才是每个人的美。‘美丽中国’,应该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