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广东  苗木  造林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南沙新区成败,关键看粤港澳合作

   日期:2014-12-31     浏览:153    评论:0    
必全绿化 2012-10-1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彭澎 (0)

  南沙新区正式成立,五大战略定位中,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列第一,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发展目标不仅贯穿整个规划,也是南沙新区有别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最大特点,并因此而享有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协调机制的特殊待遇。可以说,粤港澳全面合作能否通过南沙这个平台得以实现并在全省推进,关系到南沙新区建设的成败。

  首先,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是五大战略定位之首。南沙开发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是“以人为本、宜居优先”,因此,南沙新区与其他新区相比较,更为重视生活素质,而这种优质生活水平应该与港澳持平。从规划来看,这涉及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多个方面。根据陈建华市长等的看法,交通枢纽的构建可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虽然南沙号称“珠三角几何地理中心”,但仍是“交通末梢”。一些人士看重交通却又把南沙与市中心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看得过重。其实,南沙要变“交通末梢”为“交通枢纽”,不仅仅是形成与市中心的紧密联系纽带,还得考虑与港澳、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交通体系构筑,否则与市中心的联系再紧密也仍然可能是“交通末梢”。值得关注的是,南沙提出要打造“中国风格、世界气派的岭南水乡之都”,打造“核心湾区中央商务区”,这些都可能使南沙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孑然独立,让港澳人士对此青睐。显然,如何吸引港澳人士前来居住、度假休闲、创业投资,将是南沙中近期的主要工作。但要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正如霍震霆说的“不希望楼卖得好但里面空空的”。

  其次,南沙的各种特殊政策都围绕粤港澳全面合作来展开。从现实角度看,南沙新区要获得十分优惠的财税政策将很难,这对其他地区发展也不公平。但港澳人员往来便利化、一签多次往返、外籍居民短期内免税待遇、直通车指标数量增加、游艇两地牌、口岸通关合作示范区、离岸金融、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医疗法律机构和执业人员资质互认、港澳人的社会保障对接等等,都可能在粤港澳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据悉,粤港澳合作专责小组提出了40多条在南沙先行先试加强粤港澳合作的工作建议。最早汪洋书记希望“开发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后来有研究机构提出“再造一个香港”,而霍震霆认为“南沙不会代替广州、也不会代替香港”,但南沙按设想,有可能成为珠三角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而这可能有利于珠三角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带动包括港澳的大珠三角走向世界级城市群。

  再次,南沙新区新一轮建设起步成功要看“核心明珠湾区”的建设。中国三大江河,可能只有珠江出海口的湾区适合打造宜居环境,而也只有这个湾区连接了港澳穗深珠五大城市,恰恰南沙就处于这个湾区的核心位置,可谓“纲举目张、左拥右抱”。即使番禺三镇划归南沙,也不能改变南沙的核心优势仍在湾区,毕竟南沙803平方公里有218平方公里是海域。因此,南沙要协调起步区与湾区的关系,或者说要协调优质生活圈的打造和产业高地建设的关系,把“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钻石水乡”等城市设计理念落到实处。南沙的定位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显然这对港澳、珠三角都是一大机遇,互需共赢才是硬道理。

【编辑】必全绿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