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的五月,绿色遍染滨城乡村。
蜀桧、龙柏、黑松一片翠绿,“能源树”文冠果、黄连木随处可见,鲜红欲滴的樱桃点缀着簇簇绿意……
自去年我市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来,各市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将绿化、美化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绿色经济”遍布乡村。
绿满田园,扮靓乡村
绿树成荫、花香扑鼻,随意走进200个市级环境整治重点村,别样的田园风情都会让人眼前一亮。今年以来,全市共栽植苗木180.1万棵,龙柏、黑松等常绿苗木遍及农村,紫槿、芙蓉等美化苗木随处可见,樱桃、柿子、无花果等经济作物走进寻常农户家……真正实现了“绿树村边栽,鲜花路旁开,门前一畦菜,闲地瓜果盖”的景观。
其中,文登市坚持村内、村外同步,经济、景观并重的科学规划,实现村庄处处成风景。为此,相关部门逐村走访,将村里的每块空地、街道和花园都依次标号,根据村民对每个标号种植苗木的需求和喜好逐村拿出绿化方案。
为最大限度发挥苗木的生态效益,文登因地制宜:村内主要街道、街心花园绿化以雪松、玉兰等常绿、高档树种为主;村民房前屋后以樱桃、石榴、柿子等经济树种为主;围村林和进村道路以杨树、黑松、银杏等造林树种为主。真正实现了农村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高矮相间、红绿相衬的绿化效果。
为有效净化空气,削减噪音,环翠区将大叶黄杨、广玉兰等常绿树种列入重点选择树种,以玉兰、月季、红叶小檗、木槿等为主要美化苗木;针对温泉镇东崮村、西崮村两个库区村的特点,在水库岸边种植金丝柳,搭配紫薇、紫荆等花灌木,既美化了环境,又迎合了村民水边看柳的风俗。此外,抓住绿化投入少、见效快、美化效果好的特点,在温泉镇雨夼村的房前屋后统一建设花坛,栽植榆叶梅、紫薇等景观花卉;在雅家庄村南的广场,栽植各类苗木6万多棵,将其打造成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针对桥头镇观里西村可绿化场地不多的实际,实行精品绿化,以小龙柏、月季、紫薇常绿树种和花灌木搭配,将村内仅有的几处空地建成了精品花园。
高区则围绕生态林建设下足了功夫。西马山村、西石岭村以及北店子村都建立了苗圃基地,其中最大的基地面积达50亩。有的用来栽植黑松,有的用来种植红叶石楠、雪松,还有的用来栽植紫金、龙柏等绿化苗木。
因地制宜, 增收富民
小小无花果“长”成大产业。在整治农村环境中,经区依托无花果,实现了美化与富民的“双赢”。
在经区,无花果被制成果汁、果脯、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还可用于无花果活素、无花果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成大线采摘带和岭后、海西头、杨家台、九家疃等十大采摘园初具规模……于是,在今年的环境整治中,经区继续发挥“无花果”效应,在泊于镇松郭家村栽植无花果260亩,新建无花果采摘园80亩;海西头村在实现“户栽一棵无花果”的基础上,引导群众成片栽植,目前已形成了1000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既搞绿化又增收的目标。
今年,靠“绿色经济”赚钱的远不止经区的农民。在环境整治的绿化工作中,各市区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同时,都学会了算“经济账”。
乳山市崖子镇把村庄绿化与栽植杏子、大枣、樱桃、法桐等经济林相结合,在实现村内空闲地宜植全植、宜绿全绿的同时,又为农民提供了一份额外的经济收入。大孤山镇将种植重点放在有升值潜力的高档花木上,真正实现“现在是一道风景、将来是一笔财富”的目标。截至目前,乳山市56个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已种植经济树种12万棵。
文登、荣成和工业新区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各类开发主体参与环境整治。南海新区裴家岛村,崂山街道地宝圈和烟墩jiang村,汪疃镇的东、西英武村都通过市场化运作,把村空闲地或旧宅基地租赁给园林公司作苗圃基地,既增加了集体的收入,又增添了新的景观。乡亲们把这种合作称之为“花最少的钱,做最见效的事儿。”
此外,文登还大力倡导村民种植能提炼出食用油或柴油的文冠果和黄连木等“能源树”。以5年生文冠果为例,按现在每公斤150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文冠果的经济效益不低于3000元。
在文登,能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苗木远不止这些“能源树”。龙山办北陡埠村有柿子一条街,宋村镇金北村有大片的枣园,南海新区裴家岛和宋村镇山西村各有一个石榴园,界石镇新庄村、三瓣石村的房前屋后都是樱桃树,为即将到来的樱桃节增添了更多的“卖点”。
而在环翠区,羊亭镇北上夼村在大樱桃上做文章,新栽种红灯、先锋等樱桃苗木1000余棵,种植面积扩大至500亩,成为60%以上农民的“经济命脉”;工业新区小阮村在村内引进100亩的猕猴桃基地,上夼村在村北建设120亩的采摘园;高区西马山村发挥自然优势,栽植特色优质小灰葱70余亩,每亩收入3万多元,栽出了规模,闯出了品牌……
滨城农村,绿色经济伴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来源:威海日报•威海新闻网